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视频

優秀學子
鄒昱帆

復旦大學

周穎嘉

復旦大學

陳琦

浙江大學

林錦

南京大學

陳鋮

南京大學

萬會敏

浙江大學

選擇本三還是選擇復讀?

人氣:發表時間:2018-06-22 11:25:52

 高考,讓眾多的學生幾多歡喜幾多愁,抓住了多少人的前程命脈,牽著多少家庭的喜怒哀樂,一朝成則前程似錦,一朝敗則暗無天日。目前激烈的的社會競爭,要求學生們不得不考“名牌”大學,考“熱門”專業;也有不少學生一時失手,不想造成終生遺憾則要從頭再來。于是,對于選擇本三還是選擇復讀的爭論就此展開。

有人認為:總歸是本科,本一、本二還不都一樣,出來還是一樣找工作!于是,在本一、本二無希望的情況下,往往有些落榜學子會考慮本三,當然前提是家庭條件承受得起!首先,大家都毋庸置疑,進本三院校的好歹家里都算是富有的,也有巨富的!大一進來,高三的風氣還沒散去,第一學期應該大多數是比較認真的,第二學期,當發現學校的紀律不是很嚴格的時候,各種各樣的不良現象開始出現,上課睡覺,逃課,曠課,考試作弊等等。大二,則更是腐化墮落的高潮,大二的壞風潮比起大一有過之無不及。民辦本科所謂民辦,就是為了盈利,因此當有學生嚴重違紀時,學校的處理往往也很輕,基本沒有開除的,因為少一個學生,每年就要少賺一萬多塊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墮落的學生就更加肆無忌憚地違反學校的紀律制度,也在誘使其他學生向這方面發展。到了大三,突然發現讀了兩年還沒讀到什么東西,英語也沒過,看樣子要拿到學位是很危險的,因此在英語考試來臨前花點錢買個答案,運氣好的,答案很準確,過了。運氣不好的,被耍了,花了錢照樣沒過!到了大四,要去實習了,才發現其實自己什么都不懂!這下急也沒用,因為畢業了,你不想走,學校也要趕你走。
然而現在,國家政策規定凡是08年以后入學的三本院校學生,畢業后只能拿該院校的畢業證。所謂的三本已經不再擁有名校的光環,學生的前途著實令人擔憂:
《中國青年報》(2007年1月19日)報導:北京大學一位博士畢業生日前到某單位求職,因其大學本科讀的不是名校,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據了解,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就業時要“追查”本科學歷,學歷需查三代(博士、碩士、本科)!“本科非名校”大學生在求職中遭歧視 。
據《新浪網》報道: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中,月薪低于1500元的高達47.1%,低于1000元的占13.1%!較之2005年的1800元、2004年的2000元,可以看出,應屆大學生的月薪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與此同時,被調查的社會公眾有53.7%的人認為,應屆大學生已經進入“低起薪”就業時代。2007年,甚至出現大學生為了求職自愿要求“零工資”的極致表現!
看到上述種種事實,您是否為之心寒為之震撼呢?您是否對于高考志愿填報而迷惘呢?您是否在為未來而擔憂呢? 您是否在上和不上之間猶豫徘徊呢?
不少落榜學子想到了復讀。那么再讓我們來權衡下復讀的可行性。首先來比較下復讀與不復讀的差異:
 
復讀
不復讀
優勢
努力學習,多數能考上好學校,即使考的不理想,也比現在的學校好,而進入大學后就幾乎沒有回頭路了。磨練意志,雖敗猶榮,復讀令人更加堅強和成熟,拼了一下以后不后悔
暫時輕松兩三年
劣勢
花一年時間,金錢、辛苦;若沒恒心,就有一定的風險。
大專學歷沒前途,工資還沒農民工高,找工作時時碰壁,因不是本科一直感覺自己沒面子,后悔高三不好好學或復讀拼一下。錯過人生機會,升本科是不可能的,升本只能是本三,還要多花兩年時間,還不如復讀。
因此很多同學認為,與其上一所不好的大?;虮救盒?,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現實。倒不如不去上拼搏一年考上理想的大學,“寧選擇優秀的一年,也不要頹廢的四年”。他們認為:
復讀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課本的知識,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
比如,通過補習,數學分數提高的空間非常大。為什么?數學歷來是最讓高三學生頭疼的科目,除了少數極其聰明的應屆學生能夠利用一年的時間比較好的復習數學,一般的學生,直到高考前對數學的感覺仍然是“霧里看花”的似懂非懂狀態,數學高考成績往往成為眾多應屆考生的最弱項。但是如果補習一年,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與學習能夠取得很大突破,學生提高40分左右很平常。根據金榜高復學校全校學生在2007年的統計數據,數學一模成績比去年高考分數提高了35.2分,二模成績比去年提高了37.6分。
為什么這短短的一年里學生的成績能有如此的飛躍?其實,每個人在學習上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每一門課提高15分,其總成績就能提高45分??墒怯钟卸嗌倏忌鷣G掉了這看似容易的45分呢?究其原因還是基礎不扎實!學不得法,老師教不得法,造成很多知識的盲點,甚至是前學后忘。很多復讀生感慨,他們是上了“高四”后,才懂得科學的學習方法,懂得怎樣進行有效的學習。
復讀可以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
雖然高復的學生在面對高考升學問題上是有一定的壓力,但是在生活和心理上,高復的學生相對高三時就顯得比較從容。他們的成功在于思想上的深刻感受,他們懂得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必須擁有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勇氣。“學習是一個艱苦的旅程,我們每個人都能沖破自我阻礙,迎接燦爛的明天。”“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今年高考考得很糟,但我并沒有灰心,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明年我一定會成功。“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云再起時。”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決心促使他們比高中的時候更加刻苦。
復讀可以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本三院校收費不菲,確實讓普通家庭負擔沉重。既然要“舉一家之力,傾一家之產”去培養一個大學生,那就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大學生,而優秀的大學生則出自優秀的大學。面對如今慘淡的大學生就業市場,握有一把名校的金鑰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一方面,公辦學校學費相對合理,對優秀學子還有相關補助政策;另一方面,名校畢業生好就業,很快就能實現自身價值,回報父母,回報家庭。
復讀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
如今上“高復”已不再是“沒面子”的事情,而是一種不屈不撓,不服從命運的安排,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現, 選擇復讀看似是浪費一年的青春,實際是獲得了比別人更廣闊的夢想舞臺,正如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王力圣同學在選舉學生會主席時說到:“……我的成熟來源于高復的一年,在那里我學會了很多高中三年失去的東西,與其說青年莽撞讓我失去了寶貴的一年時間,不如說命運的道口,上天給了我一年最好的歷練,我會倍感珍惜。我比再坐的許多同學入學遲了一年,但成熟了一年也理性了一年,所以我敢站在這里……”。
復讀生出優秀人才的幾率遠比應屆生多,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復讀1次,政治家丘吉爾復讀4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復讀3次,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復讀3次。另外,復讀生還是大學里學生干部的主力軍,在大學里最活躍、最成熟、最有領導才能的大學生往往是高復生。
很多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復讀也一樣。如果不了解自身的情況,盲目的選擇復讀,很可能會得不償失。復讀并不是適合每個人。專家建議,以下幾種情況的孩子不適合復讀:
孩子堅決不想要復讀
有一個考生,高考成績比當年重點線低67分。他認為這是自己的真實水平,能上個普通大學就滿足了,不想為了一個“重點”的目標再浪費一年時間。
考生家長卻一心想讓孩子去復讀,爭取第二年考上重點大學。為了說服孩子,他們還用上了“激將法”。
“人家都能上重點,你為什么就不能上重點?你就是沒有志氣!沒有毅力!不求上進!”
孩子對這件事其實有自己的看法,父母的刺激并不能讓他心服口服。所以,如果強行被送去復讀,肯定會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以“破罐破摔”作為對父母的“報復”。
堅決不復讀的孩子,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他,尊重他自己的想法。就是勉強地讓孩子去了復讀學校,人在教室,頭腦里卻想著別的事,家長能夠控制嗎?回家后他在自己的房間里學習,做功課,家長能整天盯著他嗎?他開著電腦上網,卻說是在做作業,家長能知道嗎?
逼出來的復讀不會有好的效果。
孩子不想再念書
有的考生念書念煩了,心思就不在書上。
他們自己也知道:我考不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我沒努力,沒下功夫。我感覺念書太痛苦了,太沒意思。我想工作,想當警察,當警察是我的愿望。我干嘛在那里沒完沒了地做題呢?我這人坐不住,我喜歡活動……
不想念書的孩子,討厭念書的孩子,經過說服仍改變不了觀點的孩子,我也建議家長不要勉強他復讀,不想念書就不要硬逼他念書。18歲的青年人,應該給他一個選擇的權力。他想工作就讓他工作。像那個想當警察的孩子,既然他有強烈的愿望,那就讓他去實現,把警察的工作做好也是對社會做貢獻嘛。
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
有些考生之所以高考沒考好,自我控制能力差是首要原因。他們經不起引誘,不是上網就是玩游戲,或是從事其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老師、家長多方的督促、批評和教育都難以改變。
當然,人的壞習慣不是改變不了的,只不過要下很大的功夫,而且要權衡一下利弊。
這樣的孩子被送去復讀,他就是那個毛病,就是控制不住,就是要玩。過去上高中時,好歹還有一個班集體,還有班主任老師,還有學校的紀律約束,到了復讀學校,沒有嚴格的管理,他會更加管不住自己。
所以,我認為這種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如果他要求去復讀,那是好事情,如果他自己不想復讀,家長也別勉強他。該干什么干什么,把他引到正路上就是對社會做了貢獻。
孩子有突出特長但學習基礎很差
有些學生有突出的特長,比如說足球踢得非常好,多數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足球訓練之中,也因此占用了原本屬于學習的時間,導致學習基礎很差。
這類學生由于底子太薄,即使復讀一年,考上大學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他平時踢慣了足球,家長讓他在這一年里老老實實坐下來學習基本上不可能,因為不踢足球他就腿癢癢、心里難受,滿腦子想的都是足球的事。多少年形成的習慣,想在一年中改變是不容易的,結果足球沒練好,學習也還是老樣子。
我覺得,家長對這樣的孩子,干脆提供一個機會讓他發揮特長。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不要太苛求他。逼著他復讀、上大學,不僅這條路很難走得通,突出的特長也被扼殺了。
總之,選擇本三還是選擇復讀,建議家長還是把決定權留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無錫校區報名熱線:
0510-85068099 18961718099

徐州校區報名熱線:
15996858810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8 無錫市金榜文化專修學校 蘇ICP備20020488號-1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视频